
今天是7月19日,马上就到了螺旋马泰的好日子(笑)。
扶她自鸽鸽做的gal向来以用典繁杂引发讨论,但是《素晴日》里neta到的东西还没有比较详细的整理与介绍,我在参考贴吧上古老帖(https://tieba.baidu.com/p/1572014933)和素晴日的日文维基(https://w.atwiki.jp/suba/pages/28.html)基础上加了一点个人理解和吐槽。
希望能对素晴日感兴趣,或者想通过素晴日延展了解其他相关内容的朋友有所帮助。

文学类
1、洛丹斯《西哈诺·德·贝热拉克》
法国剧作家洛丹斯的作品,素晴日里大量出现了西哈诺的台词与桥段,西哈诺的主题对于剧情进展和高岛柘榴形象的塑造意义重大,可以看我这篇解析: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688351?spm_id_from=333.999.0.0。
我们这种诗人的口袋里,
随时都有几封给梦中情人的信,
我们的情人,
不过是随便借个名字,
用幻想吹出的肥皂泡!
把信拿去吧,
你可以使假戏成真。
我本来是无病呻吟,
漫无目的地吐露着爱情……
现在这些漂泊不定的鸟儿有地方栖息了。
你可以从信里看出来
——拿去吧!
由于不是出自真心,
话就说得格外动听!
——拿去吧,就这么办!
【西哈诺本身应该算是比较冷门的剧,都快成了素学家的代名词了。但其实这个剧是有国内译本的,一般翻译成《大鼻子情圣》。值得一提,日本好像对这个剧更熟悉一点,B站上有日本的剧团出演这个剧大鼻子情圣宝记版_哔哩哔哩_bilibili,表演精彩且配有中文字幕,觉得找书比较麻烦的,或者喜欢看剧的可以去观赏下】
2、《猫とともに去りぬ》(字面意思是和猫一起离去,大概是由于風とともに去りぬ这样的用法比较常见,联想到了gone with the wind(中译为《乱世佳人》),所以打趣译作《乱世佳猫》)由岐借给柘榴的书,据其所说情节很轻松。
【作者贾尼·罗大里,又译詹尼·罗达里(1920 - 1980)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记者和教育家。 他撰写了开创性的论文《幻想文法》和儿童故事《西波利诺历险记》(国内多译作《洋葱头历险记》),他认为 "幻想是人类精神和人格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0 年,他曾获得国际安徒生童话写作奖,国内出版界有翻译过该作者的很多作品,其中《猫先生的生意》中有收录《我跟猫走》一篇短文,疑似就是素晴日中引用的篇名。】
3、《爱丽丝梦游仙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记》(日本好像译为《镜之国的爱丽丝》)
几乎可以说是最为经典和最具知晓度的童话故事,尤其被日本ACG创作钟爱。在素晴日中被用作很多章节的标题(比如:Down the rabbit hole/ Jabberwocky/it's my own invention),序章柘榴还用日式英语念了一段(辛苦声优了)。
【有幸读过前一本,故事以活泼少女的视角展开更显奇幻曲折,但完全不按照成年人熟悉的逻辑来行文,不需要或者很难刻意从中间分析和提炼出什么主题和内涵,这一点很别致但有时也让人头疼。】
经评论补充,《Alice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一般中译为“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但英文原书的完整标题应为:《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and What Alice Found There》(直译:透过镜子爱丽丝看到的东西)。此外,以下列出各章标题对应的原著:
《Down the Rabbit-Hole》
出自《爱丽丝梦游仙境》第一章标题
《It’s my own Invention》
出自《爱丽丝镜中奇遇记》第八章标题
《Looking-glass Insects》
出自《爱丽丝镜中奇遇记》第三章标题
《Jabberwocky》
出自《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中的一首胡诌诗诗名,将其译为“炸脖龙”是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的灵性之笔,此字的“龙”是生僻字组合字。上半部分是“卧”下半部分是“竜”。译者应该参考了Jabberwocky的插图——一副脖子很长,生长双翅的龙型生物。(《JabberwockyII》同上)
《Which Dreamed It》
出自《爱丽丝镜中奇遇记》最终章标题
5、《克苏鲁神话》
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引发了大量二次创作,最终形成了非常庞大克苏鲁的神话体系,无需过多介绍。不太能记得素晴日里是否有具体提到,但是音无彩名和莉露露那几段多少沾点。
【除了这本之外我读过《夜魇》和《疯狂山脉》。】
6、梦野久作《脑髓地狱》
日本四大推理奇书之一,另外三本据百度是《黑死馆杀人事件》、《脑髓地狱》、《献给虚无的供物》和《匣中的失乐》。有人将脑髓地狱对日本ACG的影响概括为:将故事圈定在“两个最高意志不可避免的冲突/大决战”下,素晴日里卓司幻想莉露露大战那一段显然属于此列。
【属于我久闻大名但没有读过,日系推理我看的不多,大概只有江户川乱步的短篇选以及京极夏彦的京极堂系列。】
7、艾米莉·迪金森诗集,素晴日里出现了《头脑,比天空辽阔》,英文和译文如下:
The Brain Is Wider Than The Sky
Emily Dickinson
The brain is wider than the sky
For —— put them side by side
The one the other will contain
With ease —— and You —— beside
The brain is deeper than the sea
For —— hold them —— blue to blue
The one the other will absorb
As Sponges —— buckets —— do
The brain is just the weight of God
For —— Heft them—— Pound for Pound
And they will differ —— if they do
As Syllable from Sound
《头脑,比天空辽阔》——艾米丽·狄金森
我们的头脑比天空更辽阔
来,将二者对比着看一看
我们的思维可以轻易将这片广阔的天空完全容纳
然后……连你也可以
我们的头脑比海更深.
来,将蓝与蓝重叠瞧一瞧
我们的思维可以完全吸收大海
有如海绵吸收桶里的水一般
我们的头脑正好与上帝有着相同的重量
来,试试准确地量一量
若是有所不同,那便是
有如语言和声响的不同
【因为素晴日专门找来看了看,比喻和意象都很新奇,奈何有些诗过于抽象,再加上译文的限制没办法完全进入到里边。顺带一提,在日语里人发出的声音和无生命物发出的声响(例如水声雨声)分别对应的是こえ(声)和おと(音),所以更容易清晰地区分这一点。】
8、小林泰三《醉步男》
带有时间旅行要素的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我比较中意特德姜和莱姆,日本的科幻小说除了星新一的短篇外我还没读过,希望将来这本可以作为一个不错的尝试】
9、「空飞ぶ二十面相」
出自江户川乱步的《少年侦探》系列的文库版第25卷。
第一章由岐在楼顶上读的「空飞ぶ二十面相」
国内有译本,译作:《少年大侦探:怪人二十面相》
9、埴谷雄高《死灵》
《死灵》是战后日本文学家埴谷雄高的一部思辨性的长篇小说,也是该作者的代表作。
【看了大致的描述杂糅了一些哲学思想,尤其是关于存在论,在这个角度应该有点类似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但是在这个角度谁会去和陀比呢?】
10、宫泽贤治《银河铁道之夜》
宫泽贤治是日本著名童话作家,有日本的安徒生之称。宫泽贤治是日本ACG文化灵感来源的常客了,据称《千与千寻》这种级别的作品都公开表示受其影响。Galgame里也是大量出现,详情可参照【从GAL看经典01】《银河铁道之夜》讲了什么样的故事 (bilibili.com)。樱之诗据说里也用了宫泽贤治的《春与阿修罗》。另外,《樱色之云·绯红之恋》剧情中穿越到1920年拿到了宫泽贤治的手稿,也是神奇的联动。
【推荐每个人都可以读一读。我和宫泽贤治渊源很深,导师曾用自己翻译的宫泽贤治的《不畏风雨》给我们做寄语,在童话研究的选修课上我选了宫泽贤治作为研究对象,后来我也在实习支教的时候给孩子们讲了《夜鹰之星》,那也算是我第一次比较认真的教育实践】
11、马尔克斯《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
第三章高岛柘榴提到他在父亲的影响下读过,。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另一部作品《百年孤独》大家更为熟悉。
【百年孤独我没读下去的唯一原因是名字太乱了,当时我总是不得要领,非要尝试缕清故事的基本面貌,在有些作品这种做法中是不讨巧的,素晴日和百年孤独在我看来都属此列】
12、《松鼠的笼子》
皆守第四章开始的时候读的The Squirrel Cage,美国科幻小说家托马斯·迪什(Thomas Michael Disch)的短篇,发表于1966年。
【没读过,我倒是想到了京极夏彦的《铁鼠之槛》。】
13、黑塞《荒原狼》
序章结尾在车上,除了银河铁道之夜之外,也大段引用了荒原狼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序章游乐园里的《终之空》剧院有很强的《荒原狼》魔力剧院的既视感。
【黑塞的作品具有比较强的同质性,容易导致喜欢的特别喜欢,不喜欢的特别不喜欢,个人推荐的阅读顺序是:《在轮下》是比较推荐给还没读过黑塞的,稍后可以读读《德米安》《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和《悉达多》,最后再读《荒原狼》和《玻璃球游戏》,推荐译者张佩芬、姜乙,可以搭配《最后的骑士》那本黑塞传】
14、《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
经评论区补充,有混混将磕了的后戏称为“霍夫曼博士”,疑似neta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

社科哲学类
1、库萨的尼古拉《论有学识的无知》
横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早期的神学家、哲学家库萨的尼古拉的著作。
序章和后边的章节多次出现,可见扶她自挺喜欢这本书。
【有商务印书馆译本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01355/,没有读过中世纪哲学原著所以不做点评。】
2、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早期思想的代表作,,影响了后来的逻辑实证主义,但维特根斯坦后期转向语言游戏说,。
这是对于素晴日的构思和立意有根本影响的一个引用,对于维特根斯坦的原话就有不少,从头到尾“世界的边界”和“我的边界”也多次出现。有关素晴日对维特根斯坦的引用问题长期以来都是素学的热门话题,在此妄加揣测。只想说一点,在设定集中扶她自俨然将《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都列在参考中,而且把素晴日也比作梯子,可以看出扶她自对维特根斯坦的引用是刻意,并且有自己的理解的。
【逻辑哲学论比较难读,建议在了解分析哲学的背景基础上再读,商务印书馆好像有两种译本(贺绍甲/郭英),还有韩林合的译本,韩林合作为研究者另著有《<逻辑哲学论>研究》,推荐搭配起来看,然后再加上扶她自鸽鸽也看过的《天才之为责任》这本认可度比较高的传记,我在读之前大概看了陈嘉映的《简明语言哲学》和《维特根斯坦读本》的一些注解,对我的理解帮助也比较大,然而真到逻辑和命题符号多的那块我还是看不懂】
3、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的第一批判,因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无需介绍。在由岐一章被音无彩名莫名调侃。
【我还没读,明年是康德诞辰300周年,但是康德显然不需要这个来提供热度。据称读康德之前应该先读读斯宾诺莎、休谟、莱布尼茨这些前置专著,可能也需要先读读哲学史看看康德的大致位置】
4、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第二章开头的引文中出现了唯一一次。原文是:“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
就素晴日而言,高岛是种种原因下的悲剧,卓司则更像是充满荒谬的笑剧。
马克思1851年12月至1852年3月撰写的一篇关于路易·波拿巴政变的文章,载于1852年在纽约出版的《革命》杂志第1期,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

ACG类
1、Never knows best——出自《特别的她》/《FLCL》
据有人考察Never knows best是该动画中女主角抽的烟的名字
2、镜、司——出自《幸运星》
镜司姐妹的名字取自幸运星,但实际上人设性格取自clannad
3、飞行石的少女——出自《天空之城》
4、批评空间——日本著名galgame评论打分网站
【Gal玩家的老朋友,萌新入坑的好途径。批评空间分高的一般就代表综合实力过硬,分低可能是各有各的槽点,照着上边分高的玩大概没啥问题,但是分低不代表你就不会喜欢玩】
5、长翅膀的少女——太多了,之前up根据素晴日(2010)发售时间推断疑似为《天降之物》(2009首播)的女主伊卡洛斯,经评论区提醒可能指的是air中的神尾观铃。题外话,要不是时间对不上,我就去怀疑是《秽翼的尤斯蒂娅》(2011)了。
6、泽衣村的神社和民俗——疑似neta扶她自的作品《灯穗奇谭》,据网友考证相似度很高。
7、弱P弱P→弱K强P
序章愤怒到发抖的若槻镜的表现。据考证原型好像是街头霸王的瞬狱杀的出招
8、横山三国志
横山光辉的漫画版三国志,没读过的我不能理解里边到底画了什么,能让若槻司把诸葛亮和周瑜的关系理解为cp。
9、神圣モテモテ王国
第二章出现的神的人设来源于《神圣モテモテ王国》里的ファー様,估计是比较冷门的作品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358448/为了保护大家的眼睛,我就不放那张奇怪的神的李立绘了,不过放了应该也过不了审。
10、经评论区补充,四章皆守线,皆守和master聊天的时候有提到阿部高和
11、经评论区补充,跟安子谈话处有neta到了eva(新世纪福音战士),此外很多处对话也neta了高达。
12、经评论区补充,序章在提到高岛时,有neta到《凉宫春日》系列。
13、经评论区补充,第四章皆守线里,提到了一个叫做“兵哥”的人妖,neta了福本伸行《赌博默示录》里的大反派“兵藤和尊。
14、经评论区补充,希实香在楼顶上对学生们说做掉否定马里奥的精神科医生,这里可能是指游戏《对你说再见》里面的医生——大森登奈枝。《对你说再见》是经典的毒电波系、心理恐怖系gal,又有soyo教等称呼。

感谢阅读,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等有灵感还会考虑写素晴日的专栏,有和素晴日或者本专栏相关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或者私信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