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观看/分享
晒晒身材吧,总得让大伙儿知道分享的饮食运动理念,能做到哪一步,我177身高,这个状态84公斤,当然,还可以减更干更轻一点,那就十分难熬了
尽量保障住糖原储备,就可以称之为高碳水减脂,几种占比 都能减干,普通人群只是减肥不考虑减干就是吃多了,想太多了,适度运动改善身体等,剩下的就是饮食
自然增肌本就慢,只有堆肥快。“新手福利期”是一个状态阶段,不是一个时间段,有人一辈子都可以在这个状态,应当反思自己的训练质量。
大道至简,就是状态好的前提下保持低一点的体脂率饮食量。不是大量拉消耗也不是水煮各种,是不以增肌为借口过多获取食物,大大超出保持训练状态所需的营养量
低体脂是面子,脂包肌是生活
最后还是由状态决定一切,整个阶段力量训练锻炼状态,状态决定一切。
这个过程当然可以练腹肌。可以皮脂钳看自己大致距离12到15个点还差多少体脂率,女生相对来说不追求这么低。饮食估算,欺骗餐,碳水循环看后半段
一天跟一个阶段原理一样,结合标题高碳以及一天最少吃多少那篇。另外热量计算基础代谢计算意义不大,热量缺口是观察记录调整出来的,标题热量缺口。另外增肌减脂也不冲突。
这是给追求肌肉的朋友的建议,可以尝试调整分配。不同人碳水脂肪需求是有差异的,比如男女区别,以及锻炼侧重方向区别,可以试出来一个较好的状态。
堆肥增重可以赶进度。精瘦增肌,增肌减脂并存,每一下认真完成的肌肉的有效收缩,都不会辜负自己,到最后,一个饮食运动生活习惯一个训练质量对应一个身材。
前束中束也很重要,毕竟要立体饱满。
不能喝粉的就不喝呗。你缺的是锻炼质量。实践出真理,纯理论可能过两年又会推翻,而且大家日常生活不是理想化模型。观察记录调整,鄙人只是说通过什么记录观察,如何调整
“我不怕学一万种腿法的人,我怕的是一种腿法练一万次的人”
这道坎儿还得自己迈过去,我也只能说这些,不疲惫可以消耗消耗,运动量达到了,单纯以消耗为目的的运动不如适度合理少吃两口。精瘦增肌不是说力量训练完再大量有氧
快一些的碳蛋脂有糖,氨基酸,中链油。练后那一餐是个好一点的分配,不是加餐,而且大多数运动强度或饮食控制不够的根本不用考虑这种分配。基础饮食训练到位是第一位
自然减下来又大又干,重心在饮食力量训练上,结合状态调整。另外,增肌不是堆肥,增肌很缓慢,因为堆肥而增长的那部分肌肉会在这个过程里流失掉。能保住的只有训练那部分。
这么长一大段空话,就是告诉部分朋友,别把梦做太美,想舒舒服服,只是稍微带点饿,到一定阶段就不行了,就是是碳水循环,欺骗餐,也只是短暂调整状态,主基调是“熬”
垃圾容量锻炼时长等等也是这个道理,服务于单次目的跟状态。大肌肉群,我一般练透就啥都不想练了。所有的锻炼计划都只是参考,尊重自己的实际情况
又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观察记录调整碳水蛋白质脂肪,通过状态判断的运用。这句话能解决大多数饮食问题。
减脂从来不直接等于健康,一个不健康的体脂率目标,或者短期不健康减脂速度,又如何希望这个过程的饮食量是健康的。碳水占比高能保障训练状态,占比只是占比,观察记录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