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1848年写的《共和党宣言》中,第一章就说过:资产阶级在它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提出这个观点,本质上就是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进行总结。
1733年,随着英国机械师发明了飞梭这个织布工具,人类即将迎来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大国。等到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的时候,英国正式拉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了传说中的日不落帝国。
第一次工业革命让英国主导了整整150年的工业强国。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让英国如虎添翼,成了让别人仰望般的存在。
在这个过程中,它也开启了全球侵略的野蛮行径。北美,亚洲,中东,非洲,澳洲。日不落帝国所过之处,横行无忌,哀鸿遍野。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从被迫割让香港到火烧圆明园,都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收割世界的历史。
当时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工业技术和制造体系的英国,说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都不为过。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整整150年,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第二次工业革命,随着电力,石油,汽车工业的崛起,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依靠先进的科技发明,建立了新的霸权主义。
工业大国也正式从英国转移至美国,而相比于英国,美国主导工业大国的周期,却只有100年的时间。
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全球动乱相继平息,各个国家进入一个和平发展的阶段,美国的工业大国地位逐渐动摇。
日本和德国在战后通过精密制造,比如机械,化工领域,精益生产,电子以及汽车产业的起飞,迅速成为新的工业大国。
但德日两国只主导了40年的时间,1990年之后,工业大国由新兴国家开始接手,中国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2001年加入WTO之后,我们依靠人口红利和全产业链布局,终于把工业时代快速的走了一遍。
可事实上,我们也仅仅是持续了20多年的时间,世界工厂又开始往东南亚等地方迁移。
从英国的150年,到美国的100年,再到德日的40年,最后到中国的20年。
通过这近三百年工业大国的迁移,你会发现,任何一个国家在接手工业大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时候,周期都变得越来越短。
本质上是因为大家都明白,接手世界工厂,并非是因为你变得强大了,变得更有优势了。而是因为别的国家已经出现了更为吸金的产业,当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的时候,新的产业带来的利润更为客观的时候,只有将原来的产业进行迁移,才能让本国实现人效的释放。
所以美国的工业大国开始迁移时,他们进入了新的产业转型,从1960年后,逐步迈入了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现在物联网阶段。
1960至1990年,这是美国互联网技术的奠基期,从ARPANET的诞生,到TCP/IP协议的确立,再到万维网商业化,其中包括硅谷崛起,谷歌,微软,苹果等巨头的诞生,都属于互联网的早期时代。
2000年之后,一直到2010年,属于是平台垄断期,FACEBOOK,亚马逊,以及苹果2007年之后推动的移动互联网革命。都是互联网时代,无法撼动的一座又一座大山。
美国借助先发优势,开始掌控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包括根服务器,芯片,操作系统,对所有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对手,进行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
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遭遇了野蛮的,不公平的制裁。
时至今日,美国已经把玩了互联网行业,整整60年。
从工业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最先意识到变化,且快速做出反应的,就是中国。
2000年,中国加入WTO之后,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同时也对大洋彼岸的动向紧密关注。于是我们也在2000年迎来了互联网本土化的关键时期,对BAT三大企业的扶持,本质上就是要平替亚马逊,谷歌,ebay这些西方互联网巨头。
2010年之后,世界工厂出现了从中国向东南亚迁移的迹象,中国互联网迎来了爆发阶段,此后十年时间,微信,抖音,拼多多,美团,滴滴各种国民软件,快速崛起。我们依靠巨大的人口基数,让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瞬间拉平美国。
而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与自动化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英国一家独大,只有它在玩,日不落帝国无人能出其右。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全球相继跟上,轮到中国的时候,西方已经开启了互联网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只有中国快速跟上脚步,并且迅速拉平水准。
我们起步较晚,但是我们全速跟进。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等到下一个时代的来临,我们有机会可以与西方国家公平公正的一较高下。
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了:物联网与人工智能
无缝衔接上一个时代的终极战场物联网,同时开启人工智能新时代。
这一次,我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不能输,不会输,也输不起。因为AI时代将决定未来几十年的世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