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美术鉴赏(全62讲)李松

11.2万
256
2022-11-10 15:46:59
正在缓冲...
2241
410
1.2万
813
李松,笔名李凇。湖北荆州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汉唐美术史,佛教美术史,道教美术史。主要著作有《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远古至先秦绘画史》、《陕西古代佛教美术》等。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
视频选集
(1/68)
自动连播
01 美术作品和艺术哲学
21:57
02 美术作品的展示空间
23:44
03 美术作品的题材与形式
22:44
04 美术鉴赏参考书目
25:43
05 艺术学科框架下的美术学
22:57
06 美术学的历史演进
22:26
07 美术的构成--传统与工艺
23:00
08 从古老美术到当代美术
22:25
09 美术的起源--审美、实用、宗教
22:03
11 壁画的层位--敦煌壁画
22:54
12 油画的历史风格演变
22:32
13 屏风画
23:16
14 文人雅集与集体作画
35:10
15 当代美术现象
26:12
16 当代美术的困境--临摹与隐喻
25:01
17 中国古代绘画的题款
24:29
18 中国绘画的笔、墨、纸
26:30
19 画家的风格形成
25:14
20 扇面--中国绘画的缩影
28:05
21 宫廷绘画与人物画
27:15
22 中国式的训练方式--临摹
25:52
24 小写意与大写意
25:05
25 雕塑--从实用到审美
28:32
26 古文明与雕塑
25:02
27 浮雕--从砖雕到革命浮雕
25:19
28 石窟--中国美术的宝贵矿藏
24:00
29 绢画--唐代美术的宝贵遗存
25:54
30 泥塑与彩塑
25:35
31 大像与小像
24:46
32 中国当代大像--艺术的怪胎
23:57
33 民间美术--瓷器与剪纸
27:46
34 中西文化交流与东西方女神
23:39
35 石棺上的人类起源
23:31
36 美术的功能与目的
25:44
37 中国味与中国气派
25:36
38 美术与日常生活装饰与美化
22:01
39 美术与宗教
22:37
40 美术的意蕴与倾向
22:59
41 美--有意味的形式
22:23
42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传统
22:37
43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变革
21:56
44 美术与经济、社会、人情
26:14
45 美术与精神活动
31:22
46 美术欣赏的内容和形式总论
22:09
47 绘画笔触的显示和消解
22:19
48 美术的趣味和意味
28:35
49 线条的书写与变化
31:58
50 张大千、毕加索风格比较
22:03
51 大师作品与涂鸦
22:22
53 印章与篆刻
25:49
54 美术论文的写作与评点
22:40
55 绘画欣赏与光感
25:18
56 画面的色彩与夸张变化
25:27
57 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
30:51
58 色彩的对比与色块
24:35
59 颜料的制作与丰富
22:41
60 艺术的创新
22:03
61 学习传统
23:17
62 艺术的真实性
25:44
茶点:美术与视觉文化——对作品的多角度解读(一)
23:58
茶点:美术与视觉文化——对作品的多角度解读(二)
22:30
茶点:美术与视觉文化——对作品的多角度解读(四)
23:31
茶点:清代康乾时期的绘画生态——兼谈艺术标准的层级(一)
22:18
茶点:清代康乾时期的绘画生态——兼谈艺术标准的层级(二)
21:27
茶点:清代康乾时期的绘画生态——兼谈艺术标准的层级(三)
22:10
茶点:清代康乾时期的绘画生态——兼谈艺术标准的层级(四)
21:12
茶点:清代康乾时期的绘画生态——兼谈艺术标准的层级(五)
20:05
茶点:清代康乾时期的绘画生态——兼谈艺术标准的层级(六)
21:15
客服
顶部
赛事库 课堂 2021拜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