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采访/ 彼方
编辑 采访/ 马小褂
转录 排版/ 阿加佩
摄影/ 阿江
“希望这群身怀龙心的动画人们,终能展翅翱翔。”
“之前听到一个坊间传闻,就是你为了把毕设做成系列动画,把房子给卖了,是真的吗?”“嗯,对...但这个都是小事...”
做了这件“小事”的人叫蹇(jian)单(dan),而和他接触过的人都明白,这个大男孩其实一点儿都不简单。
2016年,22岁的他前脚刚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毕业,后脚就把老家备的婚房给卖了。在同学和老师诧异的目光中,他和同级的张逸兴两人一同创建了自己的二维动画工作室——摔跤社(@Studio_Tumble)。

此后,这个脱胎于大学社团的动画团队虽然也曾恰如其名地“摔过几跤",周遭也一直不乏质疑和批评的声音。但靠着一股不懈的拼劲,他们楞是把他们当年曾引起轰动的毕设动画短片——《阿莉塔的试炼》(下称《试炼》)一直开发到了现在。
这条很多人眼里的”不归路“,蹇单和张逸兴一走就走了三年。

就在几天前的11月17日,此前摔跤社“为了把构思《龙心少女》时想到的点子落地”而制作的番外短片《阿莉塔的睡前故事》,一举摘得了B站举办的“小宇宙新星计划”短片大赛的金奖。

在这个非常重视作品IP拓展性的比赛当中,摔跤社的作品不仅展现出了极高的制作水准,也证明了《龙心少女》的商业开发潜质。凭借优异的表现,摔跤社最终如愿以偿,成功与B站签订了后续的商业开发协议。

而就在比赛颁奖礼结束的一天后,《龙心少女》系列的正式概念PV《坠落》正式上线了。
视频加载失败
《坠落》
这一次,在一水之隔的日本,知名动画《钢之炼金术师FA》的监督入江泰浩在看完片子后也难掩激动的心情,忍不住在推特上称赞其“太帅了”——无疑,这又是一次典型的动画界“跨国追星成功”。

有了资本的助力和国内外业界大佬的认可,蹇单的夙愿——这件很多动画人或许一辈子都没想过,想过却没敢做的事儿,终于跨入了正轨。
作为一路见证了摔跤社不凡历程的动画媒体,学术趴此前实地造访了位于北京的摔跤社工作室,对蹇单进行了一次并不简单的深度专访。关于摔跤社这些年的发展以及他自身的经历,蹇单从他的视角,和我们进行了一次毫无保留的分享。
1.“摔跤社就是想打碎一些固有的规则和创作方案”
初见蹇单,我实在难以把这个说话稍显腼腆、性格非常温和的大男孩和他在做、想做的事,理所当然地联系在一起。作为身兼统筹《龙心少女》创作的职责,同时还要在外打理商务事宜的工作室创始人,这样的性格显然并不太符合绝大部分人的刻板印象。

都说动画人的性格与品性,与其成长时接触的动画作品密不可分。我的疑问在后续的交流中得到了解答——蹇单的性格,确实与一部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作品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互文。
“高一暑假,我跟同学去上海看世博会。在卧铺车上他用MP4给我看了一集《轻音少女》。我看得特别开心,甚至晚上其他人聚在酒店里玩PSP的时候,我还出去用大堂的电脑追了两集。”

《轻音少女》是今年刚刚遭遇纵火袭击的日本知名动画公司京都动画,于2009年制作的一部现象级电视动画。动画的导演山田尚子在作品中,对五位女子高中生的温馨社团日常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刻画,塑造了多位性格各异、但对乐队活动有着无比热忱的少女角色。

“这个片子太温柔了,每个角色都不可思议地在进行相互理解,但一点儿也不会让我觉得虚伪。”
蹇单觉得,这部作品几乎概括了他当时“对于人际关系所有美好的憧憬”。而《轻音少女》所体现出的,动画独特而强大的叙事和表现能力,也让他意识到了动画影像作为媒介的优势与魅力。这成为了他走上动画道路的直接契机。

“这种感觉就像我每天的为人处事,所作所为都在有意地向传递我所认可的向往的价值观,但有时候你做了很多、讲了很久都没有办法表达清楚的东西,一部动画片就帮你讲明白了。”
从上海回来以后,当时已经考入了市重点高中的蹇单,即刻向父母表达了自己想要放弃原本稳妥的升学道路,以零基础的状态备考动画专业的想法。
非常幸运的是,蹇单有着两位非常开明的父母——即便备考时间只剩下两年,在用一周时间反复向他确认这一决定后,他的父母便表示将全力支持他。
或许是上天看到了他的坚决与努力,蹇单不负众望,最终顺利考入了国内最顶尖的动画学府之一。而在北影, 他邂逅了在《轻音少女》中他一直憧憬的友情——一群有着充沛创作激情以及扎实美术功底的动画人。在这其中,就有包括摔跤社另一位创始人张逸兴在内的,另外五位摔跤社的初始成员。

在《轻音少女》中,女主角平泽唯起初对于轻音乐和乐队并不了解,她因为机缘巧合顺势加入了社团。而摔跤社这群从最初就怀着相似抱负的少年少女,却以2015年的联合作品《罚球线》为契机,开始搭建属于他们自己的“根据地”。

“摔跤社原本是我们在大学的时候一些好朋友组建的一个聚集地,也算不上什么正规的社团。就是一帮玩得好的伙伴,画漫画的、做游戏的,经常会一起组织活动出去玩。当时每次出去的时候,总会有人莫名其妙地摔跤,所以我们就自嘲‘摔跤社’。"

而等到真正创业的时候,虽然周围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名字不吉利,但在命名这件事上有些固执的两位创始人,还是选择了这个名字。对此,他们有着自己的道理。
“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有点解构的意味...Studio Tumble,Tumble是倒塌的意思,这个其实更能代表我们工作室的精神,就是想打碎一些固有的规则和创作方案。我们觉得,变强的唯一途径就是摔倒。所以哪怕是跌倒了再爬起来,其实在我们看来也挺有意义的。”
这个兴趣使然的小团体随即成为了蹇单等人进行校园创作的轴心。在经历了《罚球线》的磨合后,以摔跤社为核心阵容进行制作的毕设短片——《试炼》最终展现出了令人侧目的高超水准。
视频加载失败
《阿莉塔的试炼》视频
早在预告发布时,该片就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而到了2016年11月正片在B站发布的时候,其点击量在短短一周内迅速突破了50万。彼时,作为一部二维动画毕设,这一成绩无疑是斐然的。

同时,《试炼》也在当年摘得了包括深圳青年影像节最佳动画片奖、西安第六届国际原创动漫大赛“新光奖”入围在内的多项荣誉。

可以说,无论是在业内还是圈外,这部毕设都获得了数不尽的掌声与喝彩。
但事实上,经历过动画专业毕业季的同学或许都明白,故事本可以在此划上一个比较圆满的句点了——由于动画专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因素,绝大部分曾经携手在大学期间创造过无数辉煌的学生动画团队,在毕业后大多难免一个分崩离析的结局。
作为动画媒体的从业者,我们也深知创立一个学生社团、制作一部高完成度的动画毕设短片,和把社团运营成一个具有独立商业逻辑的工作室、把毕设做成一个独立IP,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其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很自然地,我们追问蹇单为什么会选择继续扩展毕设的世界观,并和张逸兴一同创业。他们当时,就没有犹豫过吗?
出乎我们的意料,面对这个很是严肃的问题,蹇单倒是抖了机灵:“完全没有,因为犹豫就会败北啊。”(笑)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在当时完全没有创业和实习经验的大男孩,毫不犹豫地开始了一场赌上今后人生的豪赌的呢?
2.“国内真的是找不到可以对标的动画公司了”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动画的发展史上曾迎来过两次相对集中的兴业潮。
第一次高潮出现在2005-2008年。其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补贴的大力助推。在这一时期,动画行业相对落后的市场规则,加之部分动画公司盲目扩大产能的发展策略,曾催生出一大批借创业之名,行骗补之实的畸形企业。

十年后的2015年,资本再次涌入动画行业。但这一回,资本爱上的,却不再是政策——2015年,田晓鹏导演执导的《大圣归来》以优异的市场表现,吸引了资本对于优质动画项目的关注。

蹇单和张逸兴所看准的,也正是此时市场和资本对于优秀原创动画的需求。
“那个时候的资方都想要看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或者说有新意的作品出来。我们觉得是一个好的机会。而且16年我跟导演毕业,然后又想要画二维,又能去哪呢...可能有一些赚钱的动画公司,但它们的作品都不是我们想象中,中国动画应该有的样子。”
对于他们这样的应届毕业生而言,无论是出于个人愿望亦或是现实考量,在毕设阶段就开始构思的《龙心少女》系列无疑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作为一部毕设短片,《试炼》所展现出的世界观以及剧情线,尚有巨量的留白亟待填补;而毕设本身也已被大众检阅,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绩。

“我也好,导演也好,都有非常强烈的表达的欲望,有想要(通过《龙心少女》系列)讲的故事。这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动画工作室,不变成为一个外包公司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你得有你想讲的东西,而不是说单纯就执着于原画和美术。”

而为了让《龙心少女》顺利孵化,两人也制定了一个看起来有点“任性”的发展战略:摔跤社将首先制作番外、预告等短片形式的《龙心少女》样片,并以短片所展现出的制作水准和世界观架构,吸引资方的注意,最终将其打造成大电影。

不得不说,这种先做系列样片,此后将其做成电影的商业策略,在国内二维动画的初创领域是极为罕见的。甚至如蹇单自己所言,“国内真的是找不到对标的初创公司了”。
但事实上,蹇单等人的想法也并绝非没有前人之鉴。在一水之隔的日本,就曾有过一家二维动画公司以类似的战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而你对它制作的动画,也绝对不会陌生。——对日本动画史有所了解的朋友或许已经有眉目了。

没错,这家公司,就是制作了《新世纪福音战士》《蓝宝石之谜》《天元突破》等名作,由知名动画人庵野秀明、山贺博之、赤井孝美等人共同创立的动画公司——Gainax。

1984年,不满足于单纯作为同人社团进行业余动画制作的同人动画团体DAICON FILM,为了制作动画《王立宇宙军》,成立了动画公司Gainax。而为了获得投资,他们率先用四个多月的时间,“憋”出了一部片长约4分钟的先行短片。

Gainax的创始人兼时任社长冈田斗司夫凭借《王立宇宙军》的先行短片和一纸企划书,加上自己此前积累的人际网络,最终从日本玩具巨头万代手中,获得了制作剧场版所需的3亿多日元的启动预算。电影最终定名《王立宇宙军:欧尼亚米斯之翼》,于1987年在日本公映。

很显然,我们能在这两只团队本身以及它们的发展策略和路径上找到很多相似的基因。
“我们确实是受了他们的影响。虽然国内产业的一些现状也好,国家的环境也好,都和他们当时差非常多了,路子也不能完全按它的来。但是我们追求的作品气质,或者说我们作品想要传递的一些精神,还是和他们很像的。”
而摔跤社与众不同的特质,也吸引了一批认可摔跤社理念的强援:因超群的画技而可以“手绘变形金刚”的迷之那啥(@迷之那啥);今年从清华美院毕业,依靠毕设《水源》同样在“小宇宙”比赛中获得铜奖的刘子涵(@Zane_今天画动画了吗);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在动作设计上有着极强天赋的邹鹏宇(@Lv4-CoachP );以及在已在法国定居、却坚持远程参与创作的编剧吴昊等人都是如此。


与这群志同道合的动画人一道,摔跤社熬过了团队成员大换血、2018年下半年的“行业寒冬”等等危机,这才有了我们文章开头的故事。

如今,《坠落》如期发布,摔跤社也与B站顺利签约。可以说,作为工作室的掌舵人,蹇单终于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然而,关注着摔跤社发展的朋友们,却会不可避免地发现,蹇单的另一面——作为画手、创作者的他却并没能随着公司的发展而大步向前。
甚至可以说,他与动画创作的距离,正在悄然间越扩越大。
“那你现在...还画画吗?”
“嗯...我好几年没有动过笔了。”
蹇单现在,是《龙心少女》系列的制片人。
3.“他是一个敢脱裤子的人,我现在的工作,就是帮他把裤子脱得漂亮一些”
“(作为制片人)我不相信自己,而相信他人。”——吉卜力著名制片人铃木敏夫
制片人在动画团队当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位。这是因为,它是整个团队当中最需要懂动画的人,也同时是最不需要懂动画的人。

说制片人是最需要懂动画的人,是因为其主要职责包括了作品企划、预算控制、营销宣发、确定人员等众多大方向上的决策工作,是动画项目的总负责人。他/她不仅需要协调对内的各项工作,也同时是项目对外的商务“窗口”。

而认为制片人是最不需要懂动画的人,也不无道理:虽然也会存在一些特例,但一般来说,在一个人员齐备的团队中,很少有制作人会直接参与到动画的制作流程,尤其是作画的过程当中。一些从制片岗位逐步晋升的动画制片人,自身并不具有很高的原动画水平。

而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去切入的话,那么蹇单的情况则更为特殊——原因无他,他是一名动画专业毕业,原画出身的制片人。
“(制作方面)反馈到我的这个层面上,可能各个细节我都需要去了解,甚至包括原画勾线的环节。”
对动画团队分工有所了解的朋友或许知道,关注到线这个级别意味着什么——这原本是作画监督和原动画师等现场创作人员需要关注的细节。在人员不齐的情况下,原画出身的背景,给了蹇单适时填补空缺的能力。

然而,拥有绘画和创作经验这件事本身,对于蹇单而言也并非全是益处——这是一把非常不易操控的双刃剑:虽然迫于团队的状况,蹇单不得不在制作方面做到事无巨细,但他仍须时刻保持警惕。过度地深入制作的流程,同样会造成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如果我(作为创作者)跟作品走得太近的话,就会对作品的市场价值产生误判。有一些东西我们可能自以为表达得很清楚了,但对于第一次接触它的观众来说,它的信息量是有点爆炸的。对于个人作品来说可能问题不大,但要往商业上去走的话,就更需要在意观众的体验。”

蹇单告诉我们,摔跤社此前的作品,就曾因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认知而吃过不小的亏。对于这一群热衷于作画和写故事的动画人而言,享受作画和创作带来的快感,有时也确实会让他们把一些其他的东西抛在脑后。
“现在更明白自己想讲什么东西了,而不是说像大学和刚创业的时候,光有一个爱好。(我们)觉得某个画面很帅,然后想画这个,马戏*啊,chua chua chua的...现在不是这样的,虽然也还会有,但这些都是为作品的表达服务。”
*“马戏”即“板野马戏”,是指一种在日本动画中常见的作画桥段,即在画面中表现出大量导弹或光束对高速运动的物体进行追踪的场景(多见于空战场景),其作画手法由动画大师板野一郎首创于动画《超时空要塞》。由于其卓越的视觉表现近乎马戏表演,故在业内得名“板野马戏”。


现在的蹇单,非常重视自己“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因此,目前为了能让片子在商业上走得更远,他也会尝试着“刻意地与主创团队保持一些距离”。
蹇单在说这些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情绪起伏,但无需多言,这件事做起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从《罚球线》的主力原画到《试炼》的执行导演,再到《龙心少女》系列的制片人,蹇单花了三年多的时间,逐渐远离了他曾经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的透写台。

反观这一历程,蹇单想得也很通透:虽然仍然非常想参与创作,但自己成为制片人的这一决定,无疑是“目前对于团队发展而言的最优解”。他将自己创作的欲望部分隐藏了起来,把它们寄托在了同样优秀的张逸兴以及其他摔跤社成员的身上。

而关于他可靠而优秀队友们,他还有太多的话想要告诉我们。
“之前卖房的时候没有跟张逸兴说,怕给他压力,希望他安心搞创作。完事之后还是跟他说了,觉得给他点压力也挺好的(笑)...现在像我这样的可能更愿意做一个支持者,希望能出好作品。我觉得他们比我更有才华,更值得被支持。”

“在和团队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跟真正的创作者还是有距离的。记得庵野(秀明)在一次访谈里说,创作者要坦诚地在观众面前脱掉裤子露出生殖器,我觉得非常对。但我现在还做不到。我性格里有太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判的部分,暂时还改不掉,也很让人苦恼”

“但张逸兴就不一样了,他是一个敢脱裤子的人,我现在的工作,就是帮他把裤子脱得漂亮一些(笑)。”
这个大男孩在和朋友们一起成长的路上,也逐渐看清了自己今后要前进的方向。
结语
在最新发布的《龙心少女》概念PV《坠落》中,阿莉塔说了这么一段台词:
"往下掉的时候,我试着不去想那些过于复杂和深奥的问题。我只想相信我内心的感觉...
我只有,相信我内心的感觉。”
我相信当初不顾他人的怀疑,毅然决然决定创业的蹇单和张逸兴,一定也一直都相信着自己的感觉。

我们将一直关注他们,并为大家继续带来他们的消息。毕竟,这个宝藏团队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挖掘。
希望摔跤社这群身怀龙心的动画人们,终能展翅翱翔。




本文来自「动画学术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我们需要 全职编辑、全职运营,有意者可以投稿至 babbler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