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中国足球考古——《中国十名优秀足球运动员》(8)

中国足球考古——《中国十名优秀足球运动员》(8)

2025年02月23日 14:50--浏览 · --点赞 · --评论
粉丝:488文章:33

雇农的儿子张京天

read-normal-img

这个身材只不过1公尺68公分的短小精悍的小伙子,在足球场上像一匹彪悍的骏马,总跟着一只滚动的足球而奔驰着,尤其是它的跑动越起顶球,总是高人一头,往往把一个比他身高五、六公分的队员逼得束手无策。在全场90分钟的比赛中,人们很少看到他有过松散的情绪;他的勇敢、顽强,能抢能攻给观众很深刻的印象。好像“疲倦”对他来说是不存在的。

说来也很奇怪,这个小青年的臂力在北京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这当然有他的由来,因为他从小就是劳动的好手。张京天出生在沈阳郊区的一个雇农的家里。从小在家帮助爸爸种地,在日本鬼子侵占东北的年代里,民不聊生,日子真不好过;这就迫使一个12岁的小孩,不得不给地主当雇工帮助维持家庭生活。14岁的那年,哥哥介绍他到沈阳市一家同仁碾米厂来当徒工。开头,他只是给老板倒茶扫地,做些轻活。但是贪财无厌剥削成性的老板发觉了这个15岁的小孩力气可不小,能顶得上一个成年人干活。因此在进工厂的第二年,他就和成年工人一样,从早到晚,要扛着有百多斤重一袋的白米。他就这样干了四年,加上初来的第一年共在米厂中一连做了五年工。

虽然,从小家里生活就很穷苦,但这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和许多朝鲜族的青年一样,对足球运动具有特殊的喜爱。哪怕饿着肚皮,他还是每天要贴上几脚才能过瘾。好像踢球比吃饭还要紧似的。再说他们踢的是什么皮球呢?只不过是用破烂的布块包扎起来,当成球儿罢了。就在这样低劣的条件下,刻苦顽强的练习,使他掌握了一些足球的技术。

后来,东北解放了,他加入自己的队伍——工会。参加工会的足球队。这样保证了经常性的练习,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他最先参加的是沈阳北四区的工人足球队,队里年岁最小的一个便是他,可是论体力,他不亚于一个成年人。甚至在假日中,可以在一天里连续做三场比赛。

1953年他被选入沈阳青年队,在队里,有经验的足球教练们认为他是一个很有培养前途的足球运动员。这样他就被推荐考入了沈阳体育学院学习,后来又转到了北京体院本科学习。

58年,北京队和苏联国家队的比赛,对他有着很深刻的教育,他在比赛中的总结上这样写着:“我要以苏联国家队的左前卫奈托【读者注:即苏联传奇中场伊戈尔·内托(Igor Netto)】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奈托技术精湛,判断能力强,传球多样而准确,善守能攻,活动范围很大,而毫不紊乱……而自己呢?往往是攻上去,回不来;防守了,出不去……。”他这种好学肯干的精神正是获得不断进步的主要因素。

几年来,他在足球技术和比赛经验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一点,他深深知道这和祖国人民对他的要求和期望还远着呢,他决心在一、二年内迎头赶上,使自己成为亚非各国球队最好的前卫,这是他被评为十名受观众最喜爱的足球运动员之后,立下的心愿。

投诉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