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双全的高筠时
八一足球队同别的队比赛时,后卫的表现经常是很出色的,其中身体瘦长、动作灵活的中卫高筠时更是给人以智勇兼备、软硬并施的感觉。当对方前锋冲上前来,高筠时看准了他的来路,果断的迎上去,不是跳起将球顶出,就是抬起右腿将球从对方前锋脚下踢走。他出脚非常及时,往往只是比对方早半步拿到球。
这种踢球风格,是高筠时参加了部队后才逐渐养成的,以往他踢球是只有“巧”劲,没有“拼”劲。
从小,他就在哥哥的影响下,爱好踢球,并且是一个道地的球迷,好的球赛看不到心里要难过好半天,看完球后总是没玩的和小伙伴们谈论那些著名球员的球技。
当他进入中学后,他已经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小足球(小型足球)队员了。学校里每年都有班级的足球赛,他在这种比赛中,总是场上的活跃人物。
有一次,一个同学约他临时帮校外的一个足球队做一场比赛,这是他的足球活动第一次跃出学校的范围。这是一次很不成功的比赛,他遇到了一个作风粗野的足球队,这个队的一部分队员抢不到球就用手推人,甚至动手打人。这可把高筠时给吓住了。这以后有很长的一个时期,他不敢到外面去踢球。
高筠时现在回忆起这件事时,一面惋惜,如果那时候多参加一些校外的比赛,技术可能会进步得更快;一方面也感到自己的作风和性格在解放后的几年起了多么大的变化,从前,实在是太软弱了。
高筠时是在1951年参军的,他参军后就到了空军的一个单位受训练,十个月的训练提高了他的思想觉悟,这对他成为一个优秀的足球运动员起了重要的作用。在部队里,每天,哪怕是寒冷的冬天,当月亮还挂在天上,他们就要起来出操了,操练完眉毛都结上了白霜;早晨起床后被子要叠了快,还要叠的方方整整,集合要求非常迅速……这一切看来是琐碎的事,但是对培养高筠时的性格起了不少作用的,是造成他成为一名足优秀足球员不可缺少的条件。
1952年,全军准备召开“八一”运动会,空军要选拔出一个队去参加,对足球有着强烈兴趣的高筠时先被选为华东空军足球队的队员,后来又被选为空军队的队员,本来技术平平的高筠时,在参加空军足球队后,技术才迅速的成长起来。他这时进行了全面的训练,除了集体的练习外,他空下来就有单个跟球“泡”,细腻的脚法和准确的头顶球就是在这个时候练好的。为了练习头球,他把足球从用绳子挂起来,每天早晨都要用各种不同的姿势顶一二百下。他本来身体很瘦,为了使自己长得更结实些,他还练习杠铃。
同志们的鼓舞和帮助使他的技术有了迅速的进步,队里有像任彬、高秀清等比较老练的队员,这些同志都是踢惯大足球的,而高筠时踢惯的却是小足球,脚法不一样,任彬等队员就耐心地帮助他怎样用脚外侧或内侧踢球,而不单只是用脚尖去踢。他个子虽然高,但同对方抢头球时并没有什么优越性,在空军队里同志们也发现了他的毛病,原来他跳起顶球时是闭着眼睛的,同志们就告诉他,先学会各种顶球的方法,然后再练习同别人抢头球的方法。空军队的队员都有一个特点:作风勇猛。这种风气也影响了高筠时,也使他愈干愈猛。
到了1954年,八一足球队为了迎战匈牙利足球队,又在全军球队中挑选出一部分新队员,技术上、体力上和战斗作风上有了较好训练的高筠时终于在这时候被选入了八一队。
在空军足球队时,高筠时的踢球历史上有一段小的插曲。本来他是中锋,从小他就是在前面冲锋陷阵的,有一次空军队同另一个队比赛,队长黄肇文(现在是八一队的守门员)感到后卫力量薄弱,就对高筠时说:“小高,回来,打后卫。”当时,队里又没有教练,队长说了算数,从此,高筠时就成为了一员后卫。他被选入八一队也是作为一名后卫入选的。不过,八一队的教练员并没有忘记高筠时曾是一名中锋,而且擅长头球。因此在某些场合仍让他冲任前锋。即使他打后卫,当八一队得到罚角球机会时,高筠时总要跑到前头来,想办法利用自己的脑袋将球攻进对方大门。
到八一队后,对他来说是很不平凡的,八一队的教练是他从小就敬佩的著名前锋戴麟经。八一队的队员都有相当丰富的比赛经验,都可以做他的老师。
最初,他是一名后备队员,对匈牙利队比赛时,他和其他的后备队员一起坐在场外的板凳上观战。不久后,他随队去保加利亚访问,在国外的比赛中,他逐渐成长为一名主力队员了。开始两场打得不好,后来越打越沉着,有一次同保加利亚的一个城市队比赛,对方的教练在比赛后对戴麟经说,在22名队员当中,踢的最出色的应数高筠时了,这给了他非常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