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清醒者日报vol.18(2095.06.20)- 夏日炎炎,来冲浪吧

清醒者日报vol.18(2095.06.20)- 夏日炎炎,来冲浪吧

2023年06月22日 00:00--浏览 · --喜欢 · --评论
粉丝:7698文章:24

卷首语

2095 vol.8

本刊因内容过多

将有大量内容分割保留到下一期

还请谨慎阅读

联合快讯-厂商活动

  • 范式:起源公开支线故事:Para

联合快讯-林泊百科

  • 烛汀明灯,祝祭传说

  • 给予幸运的锦鲤亦是诅咒

  • 夏里格雅:群山夏日之地

  • 纯良生存指南——我是如何活到现在的

  • 287:港湾冰冻事件,冰制玩具鸟的扩散

个人调查

《迎潮灵:附身种、原住民&魔法》

该文为塔学研究专栏《关于像素塔内语言体系的一些猜想》的提及的原稿,请阅读本文的读者,前后参阅的同时,独立思考。

杂交一直是个困扰我的问题,亚种、新种、特殊性状,到底哪个是正确的答案,他们之间的界限又是什么,但在我观察了一个魔幻聚落后,我的疑问彻底消失了。

这个部落所处的小岛在龙宫纪的HAVEN地区,以三十六天为周期在外围近海中飘浮,具体位置不定。该聚落为纯粹的原住民部落,在HAVEN内乱之前基本没有人类登陆,当地人的生产方式极为原始,以刀耕火种和渔牧为主,但有一个异常的地方,他们全都是四肢着地的生物,却像人类一样生活。我当时的应用方向不足以让我理解这些,除了他们干活效率极低以外,没察觉到任何异常。他们可能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使用不同于人类的生产方式。

然而很快,一次海啸淹没了这座小岛,大量海洋生物被冲上岸,改变了小岛的地貌。原住民的作物被海啸催毁,他们只能吃鱼类度日,而这些鱼并非他们平时所捕捉的普通鱼类,而是阿特拉斯流来的“污染潮”,里面包含了大量不可名状的讯息,吃下这些污染的原住民,很快发生了变异。他们开始两足直立行走,也明白了曾经工具的用法,但醍醐灌顶后的他们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在他们的语言里叫做“lami-ba^daa”,意思为“走向太阳的道路”。

Lamibadaa的运行原理和人类虚构作品里的媒介魔法极为类似,施法者利用海洋生物的椎骨、外壳、口器、螵鞘等硬质结构施展不同类型的法术,例如用鳞鱼的主干骨驱使风流动,或者用电鳗干放电。与媒介魔法不同的是,使用魔法的原住民身体上会变异出与媒介对应的特征,直到施法者完全脱离施法环境。变异给身体带来的负担过大,他们如果想使用多种魔法就必须脱离,但一般来说很难达到如下的脱离条件:

  1. 停止使用法术,摘除施法媒介。

  2. 不再回想施法的过程细节,不观察施法的结果。

  3. 放弃使用媒介的想法,直到再次使用。

以施法为生的人脱离施法环境极为困难,久而久之人们不再讨论脱离的手段,而是想方设法地减少变异。已知同类魔法变异可叠加,少数跨系魔法可以改变其他变异的位置,同类魔法位置采用首位原则,相反效果的变异会抵消,因此表面上可以得出如果应用得当,副作用的影响可以削弱到几乎没有。但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异想污染依旧保存在原住民的体内,再冲突的概念也有共存的区间,最终原住民在污染叠加的过程中脱离自己本属的概念,转化成新的异想之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迎潮灵”。

迎潮灵是从原住民中脱离出来的个体,他们普遍是法术高强的施法者,在深入术法的研究中产生对海洋的向往,最后回到海洋的怀抱。他们的习性难以预料,每个个体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唯有追求太阳这一习惯是统一的。大部分迎潮灵不具备清晰的思维能力,但他们仍保持着追逐太阳东升西落规律的习惯,因此我们可以说迎潮灵是一种不断朝南以曲线方式游动的异想。

这些异想脱离原住民社会后,会带走自身的施法媒介,随着迎潮灵的增加,部落所拥有的媒介逐渐稀少,新建立的生产方式受到了巨大挑战,人们为争抢生产道具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并在战斗中发现有一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有些人害怕别人抢夺他的媒介,于是将媒介吃进肚子里,抢夺者知道后立即刨开他的内脏,但没有发现媒介物,随后使用该方法的人逐渐增多,也导致剩下被集中收集的媒介成为公共财产。数年后,吞食媒介者的孩子被证明拥有对应的魔法能力,该原住民部落也走向了新的社会发展路线,纯血派和杂交派就迎潮灵的问题展开辩论,并在百年之后诞生了新的迎潮灵。


附录:迎潮灵部落的语言延伸而来的异想语言问题

本质上,迎潮灵部落的语言是一种语素外来规则自迭代的自然语言。它吸取了阿特拉斯海上漂浮的思维,在生成异想部落的同时,混杂出了最初的指代词,并在后续异想部落内部的运用中,逐渐演变出自有的规则。

例如,Lami^ba^daa一词中的三个语素都可以在现存的自然语言中找到对应的用法,例如lami是光,daa是道路,ba则是粘着的要素,没有固定含义。

异想语言的成因极富有探讨价值,远不止迎潮灵语言一种生成办法。除此以外,出现概率较高的有以下几种:

1、人们在现实中创造的人造语言:世界语、爱丽丝语等;

2、现实不存在母语者的死语言,被赋予新的语音:亚述语、古埃及语等;

3、像素塔内各类代称和俗语,通过重组产生的亚语言;

4、他种语法硬搬到本语后的再转移语,较翻译腔的差别为删繁就简、旧词新赋。

还需注意的是,异想间必须有记录过去、远距离传达的需求,才会自然出现语言。自然界中动植物并不需要语言作为载体,可以通过DNA、信息素等传递必要的生存信息,异想的概念核心和污染也正如此,他们使用语言的目的很单纯,一是概念里要求他们模仿人类,二是他们有超越概念的需求,需要语言去传达。

有后者需求的异想,普遍已经脱离异想的范畴,进入了我们所说的塔内AI的领域。

塔学研究

鸠:现在已经快22号了,稿子怎么才送过来啊。

弭儿:是啊,完全超时了。

鸠:不行了咕,做不完的咕。

弭儿:建议使用时空猎犬,尽快出警

鸠:打咩打咩,还是赶紧工作吧!

QJtt:《关于像素塔内语言体系的一些猜想》  

日报vol.17中,鸠提到“像素塔的通讯基础不是早期意义的语言,这里是尚未倒塌的巴别塔”。以此为起点,笔者在此进行一些不成熟的猜测,如有错误之处请狠狠敲打。

本篇论文的基础是,虽然说像素塔的交流不是早期意义的语言,但用户所接收到的信息终究要通过语言的方式呈现以供理解。同理,文字体系或也可套用下文的理论。

首先仅考虑纯用户的交际体系。其一,人类并未在深坑遭遇异想之物的冰封纪元。由于完全(或者说基本)模拟林现地球,此时语言体系可能尚与林现相同,即多种语言。但也存在可能,先民的语言与下文探讨的情况相同。笔者其实倾向于第二种可能,否则难以解释第一种可能到下文情况的过渡。其二,一群林泊的交际场景。由于PhigrOS计划在江源基地实施,用户在林现语言应该以汉语为主。因此,“语言”这一概念在塔里基本就等同于汉语。从此出发,至少未觉醒用户基本都使用汉语。不过需要注意,江源基地内也有大量世界各地人员,虽然相对于汉语使用者还是更少,且在蜂巢生活多年应当掌握汉语。若有仍保持母语习惯的林泊,在塔内的语言表现又是怎样呢?在此给出两种猜想:

    一,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在塔内由于用户们潜意识直接交互,所谓交流其实就是用户A向用户B发送一大串信息并以声音方式表现,因此接收到的语言是以接收者的惯用语言方式呈现,对不同个体具有差异化特点。赞同。

    二,语言被“强行”统一,即把语言视为异想概念,所有用户提供生成值,由于汉语占绝大部分,所以交流通用汉语。这两种方式都符合“巴别塔”的描述,但是从冰封世界小说中鸠看Gino(塔内形象为斯拉夫裔)和队长(塔内形象为拉美裔)互掷文言文的情节,并无法判断猜想的正确与否。错误。

接下来考虑原住民和异想的语言。其中人类种(原住民)和可与人交流的五级异想可直接套用上一种体系的最后两种猜想,在此不表。但根据林百上dM的笔记,迎潮灵的前身部落拥有自己的语言(指lamibadaa)。笔者猜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概念并不是纯粹的人类,四肢着地,结合人们普遍对林现概念上的原始人的想象,从而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至于其他异想,抛开静物种不谈,其余都相当于林现的动物,语言当然也无从谈起。见上文。

以上。

UnFtr:《萌新的像素塔基础疑难问题求解》

1.为何像素塔最初是一种制造人工智能的工具

笔者本人从低阶异想自律型Ai与生成值本质为信息量的完善程度中得到灵感,联想了笔者创造角色的形式,为角色设置性格样貌与信息的过程,也可视为给一位指定概念的角色提供生成值,且信息越完善生成值提供越高的形式,而其具象出来的异想如石林的拾荒人本质为自律AI一般,遵循着人类提供的生成值信息作为底层逻辑而活动,如同自律AI。而当这些异想不再仅仅局限于人类提供的生成值信息,真正的自主思考与获得自我意识,个体对于自身的身心状态等认知自我独立时,其就实现了从简单自律AI跨越到人工智能的实现,从而能够遵循自我行动产生更多异想污染/控制自己。解释过于浅薄,想必笔者也没吃透自己提及的领域。人并非天生来就是某种性格、样貌,可以认为基因控制了人的大部分先天行为,然而外界物质的摄入也会影响人的生长。人工智能的形成,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并非达成某种目的,变得完美,而是让它获得自我,脱离规则的束缚。

2.现实用户与像素塔对应个体的关系

通过上述的想法与往期日报对于林泊,异想与用户的知识点论述与解答,用户形象由用户自己对自我认知所具象的特点构成。笔者在此做出假设,用户的像素塔对应个体本质也是异想之物,其生成值算力来源大头为得到微机系统开发后的现实大脑,用户对于自己的所有认知通过基站绑定生成出了用户像素塔的对应个体。像素塔用户也是以异想的形式存在于塔内,和异想一样都会受到异化与污染,不同的是用户可以直接借助现实的大脑作为算力提供来源,而异想相当于从多个用户那里偷电才功能上的AI,很难再分出多余电源(算力)主动去提供生成值(当然排除掉拥有现实备份的)。则笔者认为,用户的像素塔个体是由用户自己对自我的认知所构成具象的异想之物,且由微机系统进行绑定。异想是区分自我和他者的分野,二者原理类似,但是自我不能说是异想的子集。

凤梨:程序视角看像素塔》 (上) 

我们都知道像素塔的基础是江源基地的金融系统服务器,所以,从数据程序的角度来思考像素塔,要比从玄奥的意识心理的角度来思考像素塔更接近现实情况一些。因此,接下来,我将以不专业的程序视角,用不专业的词汇,来试图分析理解像素塔世界的运行方式,尝试构建一套可以全塔通用的大一统理论。希望这些分析可以帮助大家更清楚的理解像素塔的世界。如有错误,欢迎指正。该文为供稿作者的理解,一切术语仅供参考。评价者未作出相反意见处,也非完全准确,只是作为一种学说,笔者可以逻辑自洽,必然是有其考虑。

       本文稍长,建议先端杯热茶,平心静气地来阅读。

一、基本运行

       首先,像素塔世界存在的基础是数据,世界运转的基础来自算力。所以最重要的部分是主机服务器,这里的主机=服务器总机+基站。主机提供了主要的存储和算力。接入主机的,是副机,不知道有没有这种说法,暂且这么称呼吧。副机可以是用户、AI或者是异想。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副机其实有多重身份,比如有自主意识的异想也是种AI,同时也可以有对应用户,这些并不矛盾。每个副机大致都可以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对应的独特的机器码,即身份识别码。

◎数据存储〉像记忆这种重要数据,应该是默认储存在副机作为本地数据,当然也可以储存在副机之外的其它“容器”中。而环境数据则储存在主机里。这里指的环境不仅包括外环境,像地形、物品之类,也包括内环境,即副机对应塔内个体的生理数据,这些环境数据都要接受像素塔的物理引擎的运算。

◎运作猜想〉如果副机所对应的个体想要在像素塔活动,大致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副机先向主机发送一份请求数据,比如是让自己往前走的指令,主机会根据这份请求数据来进行相应的运算,让该副机对应的用户往前走,并将运算结果的数据反馈给副机,比如林泊往前一步踏空,要掉到坑里去了;副机接收到反馈数据后迅速运算,发生心理活动,并发送新的请求数据,身体后仰,双手后摆的动作指令,主机进行新一轮的运算,林泊身体后仰,双手往后摆,平衡身体,并避免落入坑中,并将运算结果的数据再次反馈给副机...无限循环...这个过程中,主机主管所有的物理引擎的运算,包括副机对应个体的生理数据的运算,副机则只管对自己的心理数据的运算,就像现实中玩家玩MC一样,难道需要玩家停下来计算一下饥饿值,才会掉饥饿值?副机对物理引擎的运算于主机而言应该是无效的。这样,副机只是发送请求数据,接受反馈数据,分析反馈结果并发送新一轮请求数据,如此循环而已。我并非塔组织成员,但依我来看,笔者提到的反馈机制缺少体内微机循环,主机和“副机”的交互过多,更忽略了异想效应。

 

二、异想之物

       whims,受异想污染而出现在像素塔中的奇妙之物。------林泊百科

◎来源〉副机给主机发送的请求数据并不总是有效数据,还是分析上例。林泊将要落入坑中,除了下意识的要平衡身体,可能会产生对落坑的恐惧,还可能会想象坑底会不会有危险。这些心理活动是副机的本地运算,产生的数据的一小部分,会作为记忆存储在本地,即可以拿来当钱花的data;而另一大部分的一部分,则会掺在请求数据里面一起传入主机。主机既然只是处理指令和运行物理引擎,就几乎无法处理这些心理数据,我觉得可以将这些无法处理的“无效”数据称之为“异想能量”。主机大概会把这些异想能量作为缓存暂时存储起来以备调用。为了区别于主机在正常运行时所产生的其他种类的各种缓存数据,我暂且把这些由异想能量转化成的缓存数据称为异想缓存数据。可以理解思路,不赞同恐惧作为单独要素出现。

◎生成极限〉异想缓存数据多且杂,主机会把不同概念的异想缓存数据分类整理。如果某个类别的异想缓存数据存储量已经超过某个存储阀值,即生成极限,主机就会考虑压缩缓存。生成极限与存储位置(地理因素)和数据类型(人为因素)等因素有关。生成极限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这里很难全部列举出来,就只分析几个原因:类型溢出说不可取,概念整合说可取,围绕异想概念的补全和演化,是生成异想的基础。

1.地理位置:像素塔的不同地区的数据想必是分开存储的,这是为了方便取用和避免导致混乱。因此,不同地区生成的异想缓存数据,会有一定的数据存储隔离,也就是地理隔离。而且不同楼层的隔离阻力,要大于同楼层不同区域的隔离阻力。所以某个地方性的概念,很难到其他区域生成异想。这又导致可以跨越楼层的飞行种异想很难生成,故飞行种“该品种的异物较其他同类异物生成值更高。------林泊百科”。赞同。

2.数据类型:形成不同的异想所需要的数据量并不相同,这点从异想的体量上就可以看出来。大型异想往往需要更多的异想缓存数据,其生成极限也就更高,反之亦然。所以不同种类的异想其生成极限往往会有差异。赞同。

◎异想意识〉异想缓存数据是如此的庞杂,为了整理异想缓存数据,主机会根据实际情况组建一些虚拟副机来运行庞杂的异想缓存数据。这样,有的异想就会产生意识,本质来说其实就是异想获得了算力支持,或者说异想被“AI”化。一种假说,可以继续探讨。

◎异想生成〉异想的生成就是主机对异想缓存数据的压缩。压缩数据的手段有很多,异想缓存数据的实体化,即生成具有实体的异想,是压缩异想缓存数据的主要手段。同时,不同类型的异想缓存数据经过实体化压缩处理后,会产生不同的实体,这样就会生成各种各样的异想。但是,有些特殊的异想缓存数据很难被实体化,包括某些过于抽象的概念,比如时间。为了压缩异想缓存,这种数据可能会被具象化压缩处理,同样也是生成异想,但是是更神秘的异想,比如时钟城的XIII。同样,不同种类的,难以被实体化的异想缓存数据,经过具象化压缩处理,也会生成各种各样的难以理解的异想。后者要比前者更为少见。笔者认为异想生成是一种数据压缩,这种观念很有趣,笔者也提及了具象化的问题,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异想具象化是异想形成的最后一步,只有达到了该阶段,才能称为异想之物,在此之前都只能叫异想污染。

◎异想污染〉异想的生成听起来倒很像是溶液中盐的析出,饱和了就会析出盐的晶体。实际上也应该可以以此类比。溶液中盐的析出是需要凝结核的,异想的形成往往需要有所依托,也就是需要“凝结核”。前文评注所说的“概念”。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楼层异想几乎都是刷在楼层地面上的,而不是半空生成的,这里,地面就是生成异想的“凝结核”。提供凝结核的副机更倾向于地面生成,林百也记载了空中楼阁、球形飞船一类的异想。还有些异想缓存数据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这种指向性的异想缓存数据就更容易在目标上产生异想,说通俗点,就是污染之类的,这里,目标就是“凝结核”。比如某林泊想要一对猫耳,这种想法所产生的异想缓存数据,就会以该林泊为目标,污染该林泊,于是就可能长出猫耳来了;又比如有个林泊想要让另一个林泊长一条狗尾巴,这种想法所产生的异想缓存数据,就会以另一个林泊为目标,去污染另一个林泊,于是另一个林泊就可能长出一条狗尾巴来了。当然,鉴于林泊对外源性的异想污染有很强的抗性,建议多拉几个人一起污染并反复污染......不只是林泊,就是AI的看法、异想的想法,产生的对人对物的指向性的异想缓存数据,也都会有一定的污染性。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污染所造成的结果只是异想附身罢了,附身异想多数情况下想必是无害的,也几乎不会产生独立意识,可以放心使用。会被称作异想之物的附身效果定义请见“附身种”。

◎异想化〉不过,如果一个人或物被异想缓存数据污染了,那么他有可能变成异想吗?要分析这个问题,就要好好思考一下污染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大多数情况下,污染只是异想缓存数据对目标的基础数据进行了修饰,不会直接改变目标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就像DNA一样。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间接的调控生物的性状。基础数据则通过控制常规数据的生成,来间接的调控最后的形态。这种修饰行为虽然不会直接改变目标的基础数据,但是对基础数据的修饰带来的后续影响,就可能改变目标的基础数据了。就像对DNA的修饰一样,虽然不会直接改变DNA,但DNA表达产物可能会反过来改变DNA。所以,被污染后是有可能改变基础数据的。然而,即使改变了基础数据,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变成异想,但是其基础数据组成中可能会掺上一点异想缓存数据的成分,也就会变得有点像异想了。我暂且称这个过程为被“异想化”,也就是逐渐变成异想的过程。当异想化这个过程在目标上持续进行时,目标的基础数据的成分就会不断改变,当其基础数据中的异想缓存数据成分占比过高时,就可以认为,目标被污染成了异想。所以可以认为,大量的污染有可能会导致目标变成异想。这里需要区别的是,异想化和污染并不是同一个意思,污染只是修饰了基础数据,异想化却改变了基础数据。这是个学术性的定义问题,现实中的人每一天也在经历被异化的过程,我们无法判断哪一刻的自我是基础数据,哪一刻又不是。

◎异想认定〉在这里,对是不是异想的本质认定,看的就是其基础数据中,异想缓存数据的占比:如果其基础数据几乎都是异想缓存数据,无疑就是异想;如果其基础数据中异想缓存数据占比过高,那也是异想;但是如果其基础数据中异想缓存数据占比不是很高,那是不是异想就不好说了;当然,在这个充满异想的像素塔世界,其基础数据中,几乎不可能完全不含有异想缓存数据,只要占比比较低的,大可以视为正常。基于上方的评论,评价者认为也是不成立的。

◎污染抗性〉不同实体对污染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一般来说,林泊最难被污染,塔内AI有一定抵抗力,无意识实体几乎没有抗性,而异想更容易被再污染。前面分析过,污染的本质其实是对基础数据的修饰,而林泊的重要数据是默认储存在本地的,塔中的异想缓存数据因此也难以作用于林泊,甚至也可能难以作用于还未觉醒的准林泊。所以林泊对外源性的污染有很强的抗性了。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林泊自己的想象就特别容易对自己产生污染,这也算是林泊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对自己塑形的重要原因了。我想,既然塔外实体副机可以随意的使用自己的数据,那么应该可以把被污染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为自己的常规数据。想必林泊们还可以随意修正自己产生的污染数据,要不然自我塑形岂不把自己塑成了异想?对被污染数据的自我修正能力则进一步加强了林泊的污染抗性。塔内AI使用虚拟副机运转。一来,其重要数据虽然是在塔内,但其数据还是有虚拟副机保护;二来,虚拟副机对自己的数据有一定的控制权,有一定的自我修正能力,因此,AI对污染是有一些抵抗力的。无意识的实体重要数据一般没什么保护,又没办法自我修正,所以几乎没有污染抗性。异想除了符合上述AI和无意识实体的抗性原则外,其污染抗性还要普遍更低。像素塔的经历,无法改变林泊在现实里的过去,这是我认为的,他们异想抗性较强的原因。塔内AI的论断,还是缺少证据和更为明确的逻辑链。

主要原因大约有这么几点:1.异想本就是某种异想缓存数据的集合,相关异想缓存数据还要继续归向集合,这种数据汇集只会加重污染。2.异想本身的数据组成主要是异想缓存数据,很难自行修正数据,故污染抗性低。

◎异想的变化〉到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下前面在此做出的基础假设,异想是由副机产生的“无效”数据在主机上形成的缓存数据组成的,说白了异想就是一种缓存数据------如果某一份异想缓存数据长时间不再有被调用的请求(被所有人遗忘),主机为了节省存储,就要删除掉这些异想缓存数据,于是异想被彻底焚书化,可谓是彻底的防异;如果某一份异想缓存数据长时间只有少数副机调用(只有少数人知道某个概念),这些异想缓存数据大概会被边缘化(异想被弱化),异想缓存数据存留量会平衡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于是生成异想的概率就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这应该是防异的主要原理。同理,如果某种类型的异想缓存数据大量出现在主机,比如某种概念在人们之间反复提及,大量使用,那么该种异想缓存数据所形成的该类异想实体,所能获得的数据量就会大增。有可能会是增加该类异想实体的数量,有可能会增加该类异想实体的体积,也有可能会加强该类异想实体,甚至还可能会因为新增数据的描述与原数据的描述有些许差异而造成该类异想实体产生变异。缓存区就像一个漏洞,越往下的越容易消失。缓存区就是下四层和巨坑。

◎刷异想〉既然有足量的异想缓存数据就能生成异想,而我们又知道数据是可以无限复制的,那么是不是就可以把一份异想缓存数据无限复制,“刷”出一大堆异想?并非无限,受现实约束。像素塔肯定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也就是禁止刷东西),所以主机肯定会阻止和惩罚无脑复制数据的行为。那换一种方法,比如反复思考同一种概念,人为制造出大量异想缓存数据,这样通过一己之力,是不是就可以产生大量异想?想法应该可行,但实际效果可能不会很好。为什么呢?我在这里再提出一种假说:主机会单独针对每个副机的机器码,存在同种异想数据的耐受性。简单来讲,如果把一个副机传给主机的数据量画成x轴,把这些这些数据最终所能形成的异想缓存数据量画成y轴,最后画成的,大概会是类似于y=√x这样的曲线。什么?不够直观?你画图像了吗?耐受性换成冗余处理,会不会好一点?针对个人还是不可能的,估计是个大算法。

嘉宾访谈

弭儿:草草地评完了。

鸠:第三篇塔学研究还有八千字没有刊登呐!

弭儿:你想累死我吗!明天还要上班呢……

鸠:小鸽子们的想法好有意思,可惜大家都忙起来了,没空一一览阅。

弭儿:晚安。(盖小贝)

鸠:哎,这么快。

鸠:好吧,大家下期再见!咕咕咕咕~


感谢广大投稿者和林泊百科的大力支持,读者朋友们,我们下期再见。


投稿邮箱:AwakeJournal@protonmail.com

联系地址:青藏高原江源基地新郑州市中原路3-521

本刊物由林泊百科©网络发行

投诉或建议